港口区残疾人联合会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思路

  • 发布时间:2015-12-14
  • 发布人:gkqzfb
  • 责任编辑:gkqzfb
港口区残疾人联合会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思路
 
 
2015年,港口区残疾人联合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精心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残联部署的工作重点,强化责任,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确保各项残疾人工作顺利进展,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5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残疾人专项调查。
根据国务院残工委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对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和暂未领取残疾人证的疑似残疾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是紧紧围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开展专项调查,全区96名调查员1-2月入户调查2461名残疾人,每人录入37个项目。3月份全部完成了所有信息录入工作。此项工作顺利完成。现在上级正在进行数据分析。自治区残联边疆理事长1月27日到我区检查了专项调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015年,我区认真做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 为1266名符合条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且家庭生活困难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全部完成申报、审核、发放工作,每人每年补贴360元,补贴资金455760元。
(三)“阳光家园”项目。
切实抓好“阳光家园计划”托养项目,对托养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并在确定托养对象的过程中对每一名拟托养对象在所在的村(社区)进行公示,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138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每人落实补贴1000元,发放资金13.8万元。
(四)、残疾人康复
残疾人康复坚持改善民生、维护民利的价值导向,使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明显提高,推动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累计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14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3人、低视力残疾人康复2人、肢体残疾人矫治手术10例,康复训练20人、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12人,为2名听力残疾人免费配发助听器2只,向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免费配发各类康复训练器具、辅助器具   63件;为10名截肢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和矫形器;组织14人次到各类康复机构训练;为55名白内障患者施行免费手术;精神病救助73人次。
目前我区正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属地化建设,加快建设肢体、听力语言、视力、精神、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依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社区康复服务站,并配备了技术人员。各村(社区)都配备有一名(全区共37名)康复协调员,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康复服务。
(五)残疾人宣传文体教育
(1) 5月17日开展第24次“全国助残日” 宣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咨询活动,通过摆设宣传板报、发放宣传单、现场解答等方式,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法律援助条例》、《信访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2)共办一期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为内容的宣传板报,营造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良好环境。
(3)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扶持11名高中、大中专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子女上学,发放资金14500元。
(4)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员工作,选拔马永楠运动员参加今年5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员,获800米全国冠军,200米第四名,跳远第五名,是防城港市唯一一名选拔到广西代表团参赛的运动员。
(六)残疾人扶贫
  1、积极开展两节及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活动,分别在元旦、春节和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200户,为他们送慰问金、各种慰问品折合人民币达6万元。
 2、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继续实施“阳光助残”基地项目,自治区投入20万元,建立港口区光坡镇鑫富家庭农场“阳光助残”基地,扶持100户贫困残疾人发展种养业,区投入资金8万元,扶持160户贫困残疾人发展养鸡养猪项目。
3、继续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工程项目。为帮助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资助贫困残疾人发展种养项目。完成党员扶残50户,每户扶持1000元,投入资金5万元。
(七)残疾人信访、维权
  1、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为37名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主发放燃油补贴,补贴资金0.962万元。。
2、积极做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我区残联经过选点、选户,对符合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在所在的乡镇、村、屯进行公示,确定帮助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每户补助4000元,落实资金20万元。
3、港口区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有兼职律师三名,指定残联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为广大残疾人无偿提供法律援助。
(八)继续做好组联工作
(1)落实调整乡镇(街道)残联及社区(村)残协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43名。
  (2)办证工作,截止11月10日,今年全区新发证225本。
二、存在问题
 1.残疾人就业困难,就业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残疾人就业层次低、门路窄,就业待遇较正常人低。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培训项目大多不适合残疾人。部分企业甚至有点机关事业不缴纳规定的保障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疾人保障金征收难度大。地区征收残保金工作,力度不强、覆盖面不广。建议在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每年拿出1-2个岗位安排残疾人。
  2.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之间矛盾突出。一是康复经费缺口大。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在白内障复明手术、低视力康复训练、聋儿语训、智残儿训练、肢体康复训练以及假肢安装、助听器助视器等辅具装备上的各类康复需求。二是基层康复机构少,设备匮乏。而且康复设施和康复专业人员短缺,工作基本未能开展起来。建议选调1-2名会残疾人康复知识人员到残联工作。
3.基层队伍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年龄偏大,业务培训少,业务基础不扎实,对工作目标与责任不够明确,各镇、街道残联干部兼职过多,使许多工作一到基层只是应付了事。
4.上半年专项资金缺乏,很多专项经费从残保金支出,但残保金征收从7月份才开始。历年结余残保金不再安排,建议统筹安排资金。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6年工作思路
1、认真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围绕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继续实施一批康复重点工程。2、做好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全区教育总体规划,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使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75%以上。建立健全助学金制度,对考取大中专的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给予资助。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培训。加大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
2、加大扶助贫困残疾人的工作力度。扶持残疾人贫困户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做好节和各种节日特困残疾人慰问工作,确保特困残疾人过上一个祥和安稳的节日。
3、逐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贫困残疾人参加低保的力度,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4、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重点开展残健融合、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健身、娱乐活动。依托文化、教育、体育部门,建立区残疾人文艺、体育训练基地,加强青少年残疾人艺术人才和运动员的培训。
5、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以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为落脚点,构建残疾人共享社会物质文明成果的和谐环境。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助残意识。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志愿者助残”、“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各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
6、努力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在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权益保障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加大法律、法规、政策的教育宣传力度,要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开展有关残疾人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视察,严厉打击各种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港口区残疾人联合会
2015年11月27日
分享到: